2月2日漯河市又发最新通报:
目前有9份奶枣样本检出核酸阳性
漯河市已采取集中隔离97人
(含一般接触者9人)!
漯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关于涉疫奶枣流入我市排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截至2021年2月2日16时,共排查出涉疫奶枣直接接触者88人(郾城区17人,召陵区6人,源汇区11人,舞阳县38人,临颍县16人),采取集中隔离97人(含一般接触者9人)。目前,我市排查到的涉疫奶枣接触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对涉疫奶枣相关场所环境和运输车辆等均已进行了全面彻底消毒。
这批涉疫奶枣由
山东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如果你近期购买或食用过该批涉疫奶枣
请及时封存,并向属地疫情防控办报告!
新冠病毒十分狡猾,防控一刻不能松懈
春节将至,疫情防控压力也增大不少
河南多地已发布返乡防控新政策
确需返乡人员一定提前了解家乡最新政策!
河南10地再发疫情防控新政策
(说明:文章篇幅有限,下文为各地通告内容节选)
一、返乡人员主要包括:返乡人员主要包括跨省份返乡人员,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二、返乡人员应持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绿码,返乡后不需要隔离,但需要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其间不聚集、不流动,必须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返乡人员动身前,应提前24小时以上向目的地单位(村、居、社区、企业等)报告入济时间、所在单位、从事职业、生活地点、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目的地单位要做好信息登记备案,并向片区、镇(街道)报告。
三、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中高风险地区如有返(来)济人员,应持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绿码,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之后再居家单人单间隔离观察7天,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有疫情发生但未确定为中高风险的重点关注地区返(来)济人员,应持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绿码,居家单人单间隔离观察14天,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一律实行集中隔离。低风险地区来济人员参照返乡人员进行管理。
境外人员在入境口岸隔离期满14天返新的,要严格实行7天的居家隔离观察(即“14+7”防控措施);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返新的,需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绿码,并实行14天居家隔离观察,否则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并实行14天集中隔离观察。以上人员隔离期满后再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并纳入社区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期间严禁擅自外出。
一、返乡人员主要是指从河南省域外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或者来自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或者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
境外返信入信人员、省外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县区返信入信人员,按照上级相关规定落实防控管理措施。
二、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48小时向当地村委会报备。返乡后如实报告个人行程,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三、返乡人员可在出发地或目的地的任意一家有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费用自理。
四、返乡后由村委会第一时间查验其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各乡镇、行政村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乡镇干部、村干部、公安干警、乡村医务工作者和网格员“五包一”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五、返乡人员返乡途中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要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六、此通告所指返乡预防管理,至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
一、境外来(返)延人员,须提前向居住地村(居)委会和工作单位报告。在第一入境地进行14天集中隔离后,不得在外地停留,返延后继续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3次核酸检测和1次血清学检测。返回途中做好个人防护,返延后由辖区疫情防控机构直接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二、国内来(返)延人员须提前向居住地村(居)委会报告。
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重点地区来(返)延人员严格执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至少进行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学检测。
低风险地区自2021年1月28日至2021年3月8日春运期间来(返)延人员(包括跨省份返乡人员,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需持7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由当地村(居)委会查验并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管理,做好体温、症状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由所在村(居)委会督促返乡人员到辖区卫生院(县人民医院或县疾控中心)分别做1次核酸检测,检测费用自理。
3、国内低风险地区:跨省份来封返封人员;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属地市返封人员;省内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1月28日至3月8日返封,未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人员。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未按要求落实防护措施,随意聚集、流动的人员。
4、举办红白事、集会、聚会等家庭或社会聚集性活动,规模未控制在50人以下,未向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备、未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未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的单位和人员。
5、商场、超市、市场等未进行报备管理,私自从事进口冷链食品采购、运输、储存、销售的行为。
6、村医、个人诊所、药店违反规定收治发热症状病人,违反规定销售感冒药、退烧药的行为。
7、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8、借疫情恶意哄抬物价的商超、市场、门店等。
9、违反疫情防控规定,造成重大风险或重大损失的其他行为。
二、举报方式
举报人可通过当面报告、电话、电子邮箱进行举报,举报人须提供被举报对象、活动地址、现场情况等相关信息。举报人举报的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并对其举报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举报信息经查证属实,有效阻止重大风险或者有效消除重大隐患发生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1、对香港、台湾和境外人员的管控政策。
香港、台湾和境外来获返获人员,须提前向居住地村委会(社区)和工作单位报告。在入境点进行14天集中隔离期满后返获,由各乡镇专车接送至县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7天,做两次核酸检测、一次血清学检测;隔离期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由乡镇专车接送转居家隔离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解除隔离措施,纳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
2、对高中风险地区和疫情重点地区来获返获人员管控政策。
根据高中风险地区变化适时调整排查人员范围,严格执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至少进行两次核酸、一次血清学检测。解除隔离后,纳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
3、返乡人员管理政策。
自即日起,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各乡镇、行政村(居委会)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4、返乡人员范围划定。
返乡人员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主要包括:一是跨省份返乡人员;二是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三是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一、境外来(返)卫人员,至少提前48小时向居住地村(居)委会和工作单位报告。在第一入境地进行14天集中隔离后,不得在外地停留,返卫后继续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3次核酸检测和1次血清学检测。返回途中做好个人防护,返卫后由专车直接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二、国内来(返)卫人员,至少提前48小时向居住地村(居)委会报告。
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重点地区来(返)卫人员严格执行“7+7”隔离医学观察政策,期间至少进行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学检测。
低风险地区自2021年1月28日至2021年3月8日春运期间来(返)卫人员(包括跨省份返乡人员,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需持7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由当地村(居)委会查验并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管理,做好体温、症状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1次核酸检测,检测费用自理。
1.对境外来(返)正人员除实行落地集中隔离14天外,到正后一律实行“7+7+2+1+1”(集中隔离7天+2次核酸检测,后转为居家医学观察7天+1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双抗体检测)集中隔离和健康管理等措施。
2.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在抵正后尽快且不得超过6小时,向所在村(居)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其中,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和健康观察,实行2次核酸检测加1次血清双抗体检测;低风险地区来(返)正人员,一律实施居家医学观察14天和2次核酸检测,方可自由有序流动;所有返(来)正人员必须携带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对返乡人员中从事进口冷链食品、进口货物相关工作返乡人员、边境地区返乡人员、隔离场所服务人员、机场口岸服务人员、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14天加2次核酸检测和1次血清双抗体检测和健康监测。
4.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进口冷链食品、快递行业、交通卡口值勤、集中隔离点(综合服务点)等重点行业直接暴露岗位从业人员,在条件允许下要应种尽种新冠病毒疫苗。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养老机构在住人员及其陪护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一)境外返乡人员。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在完成入境集中隔离14天(两次核酸检测)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前向所在乡镇、村委(社区)报备,由乡镇、村委(社区)与县二院联系,专车接回,再集中隔离14天(两次核酸检测)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回居住地隔离医学观察7天,所有费用自理;其他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在完成入境集中隔离14天(两次核酸检测)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前向所在乡镇、村委(社区)报备,由乡镇、村委(社区)与县二院联系,专车接回,再集中隔离14天(两次核酸检测),返回居住地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以后每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所有费用自理,并纳入乡镇、村委(社区)健康监管。
(二)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持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绿码,返乡后第一时间向所在乡镇、村委(社区)报备,由乡镇、村委(社区)与县二院联系,专车接回,集中隔离14天(两次核酸检测)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回居住地再隔离医学观察7天,单人单间,独立卫生间,每天两次测体温,做好通风、消毒,达不到条件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结束前做一次核酸检测,以后每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所有费用自理,并纳入乡镇、村委(社区)健康监管。
(三)重点关注地区返乡人员。对有疫情发生但未确定为中高风险的重点关注地区返乡人员、从事冷链作业、医疗卫生机构以及集中隔离场所服务、机场口岸等从业人员,应持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绿码返乡,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不准返乡,返乡后均实行集中隔离14天(两次核酸检测),所有费用自理。隔离结束后,再居家隔离7天,并纳入乡镇、村委(社区)健康监管。
(四)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所有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各乡镇、行政村(社区)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一、境外返乡人员
实施14天口岸集中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具备条件的要实施封闭转运管理,不具备封闭转运条件的在入淇后实施封闭转运管理。无论返淇途中是否中转,返淇后要继续实施“7+7”隔离医学观察和“2+1”核酸检测,即7天集中隔离(包括农村地区境外来淇),做2次核酸检测,7天居家隔离,做1次核酸检测。
二、中高风险地区来淇返淇人员
具备条件的要实施封闭转运管理,不具备封闭转运条件的在入淇后实施封闭转运管理。从开始隔离算起进行“14+7”隔离医学观察和“3+1”核酸检测,即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集中隔离期间落实3次核酸检测(集中隔离当天或次日第1次、间隔1天第2次、第14天第3次)、居家隔离第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辖区的低风险地区来淇返淇人员
从开始隔离算起进行7天居家隔离和7天健康监测,落实“1+1”核酸检测。
四、国内其他低风险地区返淇人员
五、根据《关于印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11号)文件要求
春运期间返乡人员(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人员)须持7日内的核酸检测证明,返乡后实施“14+2”管控措施,即14天居家健康监测,于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1次核酸检测,返乡不满14天的以实际时间落实要求。
最后提醒大家非必要不返乡
坚持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
保护自己也是保护我们的家人
— END —
(如二维码过期 可添加客服微信拉你进群)